最近,中国大力援助塞尔维亚抗击疫情的新闻,让国人热切关注起这个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上的“好兄弟、好伙伴、好朋友、好同志”。
3月21日,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与中国援助塞尔维亚抗疫医疗专家组成员“碰肘”致意,还向五星红旗献上了深情的一吻
这两天,还有一个“铁板朋友”的趣事:22日中午,有网友发现,塞尔维亚驻华大使馆官博突然发布了一条微博,用到了一个“奇怪”的词——“铁板朋友”。
网友们在感动的同时,也发出了疑问,什么是“铁板朋友”?紧接着,大家见证了塞尔维亚驻华大使馆接连3次编辑微博,铁板朋友→铁刚朋友→铁钢朋友→铁杆朋友,终于改对了。于是,“铁板朋友”这个称呼也就传开了。
没错,就是这样的铁,就是这样的“铁板朋友”。
传统友谊源远流长
也许有些人对塞尔维亚还比较陌生,但是有一个名字大家一定很熟悉,那就是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以下简称“南斯拉夫”)。从南斯拉夫开始,两国传统友谊源远流长,两国人民彼此怀有特殊感情。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人民同南斯拉夫人民在东西方战场英勇抗击法西斯侵略,新中国成立后于1955年同南斯拉夫正式建交。当时,南斯拉夫积极呼吁国际社会承认新中国,并在联合国大会上多次对恢复中国合法地位的问题投赞成票。
南斯拉夫战争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等著名影片曾吸引无数中国观众
这期间,两国的友谊往来川流不息,一个又一个从官方到民间,从政治经济到文化体育的不同代表团频繁互动。中国大地曾掀起一股“南斯拉夫热”, 与此同时,“中国热”也出现在南斯拉夫。
《桥》电影插曲《啊,朋友再见》至今仍在中国广为传唱
非常时期患难与共
但是好景不长,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变化。西方间谍情报机构对东欧及巴尔干半岛上的南斯拉夫进行了全方位的渗透,南斯拉夫国内民族矛盾随之开始激化。
美国总统尼克松曾在《1999,不战而胜》中规划和平演变东欧的四步走战略
随着1991年苏联解体,原属南斯拉夫的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和马其顿相继宣布独立,剩下的两个国家塞尔维亚和黑山于1992年4月宣布成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以下简称“南联盟”)。
这时,在外部影响下,塞尔维亚境内的科索沃自治省宣布成立独立国家,由此爆发的 “科索沃战争”翻开了南联盟人民屈辱而悲伤的一页。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介入科索沃战争,对南联盟实施大规模空袭,令南联盟平民死伤无数,国家陷入战争困局。
战争期间,中国支持南联盟捍卫国家主权。1999年5月8日美国B-2轰炸机发射导弹击中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当场炸死3名中国记者邵云环、许杏虎和朱颖,伤者数十名。
时至今日,大使馆的遗址上还摆满鲜花,并用双语写着:“谨此感谢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塞尔维亚共和国人民最困难的时候给予的支持和友谊,并谨此缅怀罹难烈士。”
2003年2月,南联盟易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2006年,黑山经公民投票脱离联盟。辉煌一时的南斯拉夫最终分裂,塞尔维亚成为南联盟国际法层面主体继承者。
“铁板朋友”风雨同行
近年来,中塞两国的战略伙伴关系不断深化。作为巴尔干地区的重要国家,塞尔维亚是中欧陆海快线建设中的重要一环。随着习近平主席与尼科利奇总统于2013年共同签署《中塞关于深化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塞尔维亚成为第一个同中国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中东欧国家。
2016年,习近平主席对塞尔维亚进行国事访问,将双边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这期间,中国成为塞尔维亚在亚洲地区最大贸易伙伴,两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展开了多项实质性合作。被誉为“中塞友谊之桥”的贝尔格莱德跨多瑙河大桥,是中资企业在欧洲承建的第一座桥梁项目。匈塞铁路、E763高速公路、科斯托拉茨电站改扩建等一批重大项目顺利推进,成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的样板和示范。
贝尔格莱德跨多瑙河大桥也被称为“欧洲的第一张‘中国名片’”(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
2017年,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武契奇毫不保留地表达了对中国的喜爱以及对中国领导人的敬佩。
今年,当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暴发时,塞尔维亚第一时间同中国站在一起。2月初,在中国人民全力抗击疫情时,武契奇就公开表示,“塞尔维亚同中国有着铁哥们般的友情,我们永远都是中方可以信任和依靠的伙伴。不管中方有什么需要,什么困难,请随时告诉我们”。
当塞尔维亚疫情告急向中国紧急求援之时,我们用万里驰援、火速抵达诠释真正的大国担当、钢铁般的友谊。“老铁”不哭,我们来了!
疫情无国界,人间有真情。面对困难和疫情,中塞两国守望相助,风雨同行,成为中塞构建命运共同体的真实写照。相信我们携手努力、共克时艰,一定会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共同开创中塞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学习强国 保密观)
编辑:汪妍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