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辰平台:_两会时间”,一起了解人民大会堂的历史往事

特殊的“两会时间”

非凡的“中国时间”

初夏时节,中国正式开启“两会时间”。 对中国而言,这是抗疫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一个显著标志;对世界而言,这是有效推进全球抗疫的一抹耀眼亮色。

特殊的“两会时间”,非凡的“中国时间”,也让人民大会堂再次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 

这座庄严巍峨的政治殿堂,自竣工那天起就在中国人民心中占据了神圣的位置。回顾人民大会堂的历史,还有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奇迹 大厦伟业平地起

修建人民大会堂是从1958年开始的。当时,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已近十载,但因国力有限,重要政治活动只能用中南海怀仁堂、中山公园中山堂、劳动人民文化宫等。

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

1958年夏天,中共中央明确指示要在北京兴建万人大礼堂等具时代纪念碑意义的十大建筑,以此庆贺即将到来的国庆十周年庆典。

毛泽东、周恩来等审看人民大会堂的建筑设计方案

物资匮乏的年代里,要在不到400天的时间里,独立完成“最高艺术水平和最高工程质量”的宏伟建筑,难度可想而知。关键时刻,中国人民以强大的的凝聚力和行动力,投入到人民大会堂的修建之中。全国选出的7000多名优秀工人和技术人员赴京参加建设,2000多家工厂赶制出5000多项建设设备与配件。同时,社会各界的义务劳动大军也陆续抵达,甚至有些到北京出差的同志,利用在火车站候车的短暂时间,也要急急忙忙地跑到工地,铲一锹土,献一份力。

就这样,工地上机器轰隆,人们日夜不休,人民大会堂从规划、设计到竣工,只用了10个月,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人民的高超智慧和伟大力量。

十周年国庆之时,新落成的人民大会堂前举行了阅兵仪式和欢庆游行

开放 社会各界喜相迎

人民大会堂建成后,成为中国人民行使权利、参政议政的重要场所和象征。曾有一段时期,大会堂设有面向社会公众的开放日,但在“文革”时取消。

1978年,影响深远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会间有人提出,应考虑在不举行重大活动的时候,将人民大会堂向各界群众开放。建议一经提出,得到一致赞成。

1979年7月,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及部分大厅正式对外开放。从此,每天广场上静候入场的人群络绎不绝。

而对于“保密观”而言,与人民大会堂最难忘的“亲密接触”,则要追溯到2005年12月,庆祝《保密工作》杂志创刊20周年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公开 民意共识零距离

作为两会的主会场,六十多年来,人民大会堂见证了很多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历史性时刻,这其中也曾有一些特殊时期的保密细节。例如中共“九大”召开时为保密曾把门窗用厚厚的帘子遮挡;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时,“事前消息密不透风,临开会前才通知”等。

如今,随着依法治国的有序推进对政务信息公开提出更高要求,两会在信息公开方面做了许多积极探索。如会议期间三个开放而透明的通道,部长通道、代表通道和委员通道,赋予严肃庄重的两会新闻报道生动鲜活的面貌,为重大信息、热点问题向公众的传播构建了一个更为有效的场域。 这些既是中国政府信息公开的态度,也为国际社会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打开一扇扇生动的窗口。

(来源:学习强国 保密观)

编辑:汪妍

共有 0 条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