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辰新闻_这也刷脸,那也刷脸,丢“脸”了,谁管?



,

上车,请刷脸!

进小区,请刷脸!

到站了,请刷脸!

……

如今,“刷脸”已成为常见的公共交往交易方式,如住酒店得对着摄像头验明正身,点餐后看下摄像头就能完成支付,上公厕用厕纸需要跟机器“对视”几秒才能限量取纸等。

但越来越频繁的刷脸,也带来了越来越多不可预知的风险。那么,“脸”到底属不属于隐私?“脸”泄露风险有多大?脸部信息丢失了谁来管?采集脸部信息的边界在哪里?

事关每个人,想知道答案的,朝下滑

刷脸场景,多如牛毛

据媒体报道,2020年7月1日,哈尔滨地铁1号线、3号线一期全线27座车站全部启用“刷脸”乘车。哈尔滨地铁车站利用人脸识别过闸功能,大大减少过闸客流压力。

岂止是出行,环顾四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绕不开人脸识别了。

有网友调侃说,“我这张老脸使用从未如此频繁”。

随着应用场景日益多元,“刷脸”正在成为通行证。不过,不少应用场景却十分不可思议。

比如,北京、重庆等多地公厕安装了刷脸装置,市民只需站在厕纸机前的识别区,脸正对前方的摄像头,经过识别过程,可以领取一段厕纸。

再比如,某地要求游客进动物园时刷脸,还惹出了一桩官司。

2019年,动物园将入园方式从按指纹改成“刷脸”,因不愿意使用人脸识别,浙江理工大学副教授郭兵将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告上了法庭。该案也成为国内消费者起诉商家的“人脸识别第一案”。

郭兵质疑说:采集我隐私,泄露谁负责?

这个问题,是灵魂之问。

脸部信息,是隐私吗?

要回答刷脸安全不安全,首先要回答人脸信息是不是个人隐私。对此,业内人士看法存在分歧。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德良认为,在公共领域采用人脸识别技术没什么问题,人脸外部特征并不属于隐私范畴,被一个机器识别和被别人的眼睛识别区别不大。

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教授吕来明则认为,与其他个人信息比较,生物信息具有唯一性和终身不变性,人脸等通过生物识别技术收集的信息一旦被泄露,受害人无法通过更改信息加以防控和补救。

通俗点说,就是手机、电脑密码可以随时随意更换,但“脸”要是“丢”了,可能就再也换不了了。

事实上,很多网友也认为,脸部信息与其他个人隐私一样,同样属于个人隐私,而不能因为有了新技术,就排除它是隐私的意义。

脸部信息,会泄露吗?

事实上,目前,个人脸部信息的保存、管理都存在着一些漏洞。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众人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谈剑锋表示,目前人脸识别技术安全防护还不完善。

由于隐私信息易于获取,也催生了买卖个人信息,进而实施诈骗等网络犯罪。

近期,就有记者调查发现,一些网络黑产从业者利用电商平台,批量低价倒卖非法获取的人脸等身份信息以及“照片活化”工具和教程。

他们不仅买卖人脸信息脸,与此关联的身份证、银行卡号、手机号等信息,一起打包兜售。

刷脸刷脸,边界在哪?

疫情发生后,各地都有小区、物业强制居民刷脸进门,否则就不能出入小区,引发了不少争议。

2019年7月份,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李伟在公开场合表示,要纠正部分机构“有技术就滥用、有技术就任性”的乱象。

那么,如何给人脸识别技术融入生活划条线,防止技术和机构的任性?

我国网络安全法明确规定,个人信息收集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

也就是说,如无必要,小区也好、机构也罢,不能打着安全需要,甚至疫情防控需要的幌子,强制收集个人面部信息。

目前来看,收集人的脸部特征信息的商业机构,大多数是出于身份验证的需要。企业收集信息后,能不能妥善保管并按照事先所告知的方式去使用相关信息,这也是大家最为担心的。

吕来明表示,除了“用户同意”这一原则外,对于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应当通过强制性规定明确应用原则、范围和条件、程序等,对人脸识别的应用领域加以限制。同时,对征求用户同意的方式予以限制,不得要求用户与其他信息一起进行概括式授权或一次性授权,而应当单独、定期或逐次授权;明确在超过授权期限和实现特定目的之后,收集、使用的一方对人脸识别信息的删除义务。

“面子”信息,到底怎么用,怎么管?

你怎么看?

(来源:经济日报)

宝鸡新闻网最新原创作品:

原创动画 | “学习强国”宝鸡学习平台上线啦!

编辑:汪妍

,,

  • 育才集团向宝鸡教育系统捐赠三所小学

    9月4日上午,宝鸡育才集团“天悦小学、南环路小学、宝鸡高新第九小学”捐赠移交仪式在宝鸡市陈仓区天悦小学举行。[详细]

  • 宝鸡:保卫母亲河 守护文明城

    9月4日上午,“保卫母亲河·共建文明城”志愿服务活动在宝鸡辖区河道内展开,700余名干部职工参加活动,以实际行动为文明宝鸡“添砖加瓦”。[详细]

  • 宝鸡:持续推进“互联网+医疗”,让群众看病更便捷

    9月4日,省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工作汇报会召开。[详细]

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