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下午5时30分左右,随着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回答完问题后向媒体记者们道别,宣告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部长通道”告一段落。
虽然受疫情影响,今年两会期间走上“部长通道”的部长人数缩减,但问答的含金量却并不打折。六位部长,均来自民众最关切的部门,也都回应了民众最关心的问题。
“碗里不缺肉”“蓝天白云会越来越多”“5G使用会越来越多”……小到百姓餐桌,大到国计民生,“部长通道”上的话题总是“金句连连”、干货满满。
“部长通道”的前世今生
虽然已被很多人视为两会必不可少的“官宣”场所,但“部长通道”并不是什么专属道路。这其实是媒体记者的习惯叫法,指的是位于人民大会堂北大厅的一条通道,长度不过100余米。由于是每年列席全国两会的国务院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进出会场的必经地,因此也是各大媒体捕捉新闻的必争地。
早些年,这里没有隔离线,也没有专供部长发言的位置。一些媒体记者为了抢发“头条”,常常在通道上“围堵”部长,但效果往往不是很理想。有时候会因为部长们选择其他出口离场而落空,有时候即使“拦截”成功也得不到正面回应。
2011年两会期间,时任央行副行长易纲被两人“环抱”住接受采访
2013年,“部长通道”的红毯旁边开始设立媒体发布区;2016年中央电视台在“部长通道”设立直播机位……
如今,随着“部长通道”从惯例演化为制度,成为两会上权威发布、信息公开的“常设窗口”和“规定动作”,情形发生了变化。各位部长不仅不再拒绝这道“附加题”,甚至还把它作为“抢答题”。通道上的互动也不再仅限于“你问我答”,而是更开放、更灵活,很多问题直面社会的热点、难点、痛点。
从一定意义上说,部长在通道上的回应和承诺,正是对政府工作报告的解读和细化,让公众能够详细了解政策举措将如何具体影响大家的切身利益。毕竟,还是那句话,社情民意就是政府的履职方向。
2019年两会期间,农业农村部部长在“部长通道”接受采访
比如,2018年,教育部部长提出要科学施策,解决放学过早的“三点半问题”,马上得到广大家长的强烈支持;2019年,国家文物局局长面对“博物馆热”,坦率地为“博物馆所能提供的供给与服务不能达到社会需求”表达歉意,让民众看到有关部门的付出和努力;今年农业农村部部长不缺粮食不缺肉的承诺,则让刚刚挺过疫情考验的人民吃了一颗“定心丸”。
国家和政府满满的心意,就这样,从“部长通道”,一步一步走到了老百姓的心里。
信息公开意义重大
人们常说两会是观察中国的窗口,而“部长通道”同样又是观察两会的窗口。从过去部长们“躲采访”到现在的“要采访”,从过去的“围追堵截”到如今的轻松问答,我们看到的正是我国政府信息依法公开、政府主动接受监督的缩影,折射出治国理政新理念带来的积极变化,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的自信与开放。
当前,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和发布制度正在日臻完善。从建立新闻发布制度到政府信息公开立法,从权力清单、行政审批及行政处罚的公开到公共资源配置信息公开,从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到积极运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公开政府信息……可以清晰地看出,无论是国务院各部门还是地方各级政府,信息公开都取得了显著进展。
但与此同时,一些网络舆情、网络谣言的产生也让我们看到,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瞬息万变,对于公众知情权、监督权的保障,还不能止步于此。更要结合互联网信息传播规律,正确处理好公开与保密的关系、提高信息公开工作水平,以有效推动政府机构运转的公开化、透明化,方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今年初,国务院办公厅信息公开办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和国务院部门2019年度政务公开工作进行评估,受到各方重视。(学习强国 保密观)
编辑:汪妍
共有 0 条评论